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24日电(刘文洁 侍新元)近日,阿拉善盟科技局传来喜讯:自治区科技厅刚刚公布了2024年度第二批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备案名单。经阿拉善盟推荐的三家研究站,分别为阿拉善荒漠ECO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阿拉善荒漠—绿洲干旱草原ECO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额济纳旗胡杨林生态水文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备案。这标志着阿拉善盟在生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领域再谱新篇。
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为试验田,聚焦国家以及区域的荒漠化治理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旨在固化西北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区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为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国家的生态文明政策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阿拉善荒漠—绿洲干旱草原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则更注重草地的生态恢复与合理规划利用,开展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此站点的科研活动旨在为相关学科的建设、成果转化及高品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同时也期望能逐渐完备我国草原生态监测网络,为“三北”工程的成功实施和更广泛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额济纳旗胡杨林生态水文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则依托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的基础设施,专注于荒漠地区水、土、气与生物等环境要素的长期定位监测。这项研究不仅为进一步探索荒漠生态水文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实验平台,还为荒漠ECO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及实践基础。
通过这些新备案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阿拉善盟累计备案的野外观测站已达7家,涵盖草学、生态学、农学等多个重点领域。这显示了该地区在科学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主动探索和重大贡献。
阿拉善盟科技局副局长王艳表示,这些研究站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长期的科学数据支持,并通过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助力相关领域的学科进步。她指出,下一步,阿拉善盟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密切跟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技战略布局,努力获取长期的野外定位观测数据,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一天比一天突出的今天,阿拉善盟的这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无疑为推动区域的生态保护、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些站点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荒漠到绿洲,从胡杨林到退化草地,阿拉善盟正在用科学的力量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智慧与实践。未来,一系列生机盎然的生态项目将从这里破土而出,绘就更美好的生态愿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