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4日讯(记者孙佳薇)会聚各方力气,共商卫星使用服务开展。24日,首届我国航天大会——卫星使用与世界协作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幕。
为期2天的论坛由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我国遥感使用协会、我国宇航学会、我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我国科学院地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国隶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作为首届我国航天大会仅有的世界论坛,以“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助力社会经济可继续开展为主题,旨在逐渐加强协作沟通,为社会经济可继续开展供给空间信息保证。
推进高分使用是论坛的要点内容之一。会上发布了《2018我国高分卫星使用国家陈述》(共性产品卷和标准规范卷),陈述聚集最中心的共性产品,构建了我国高分卫星遥感使用技能体系和产品体系,使我国遥感使用向工程化、工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鼓舞和促进高分五号卫星数据使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构建高光谱遥感世界化科研沟通环境,推进高分五号卫星的世界协作,国家航天局还发布了《高分五号卫星数据使用世界协作方案》。
高分专项也被称为“天眼工程”,全名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严重专项。“高分对地观测数据是天然的时空结构。”我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在作宗旨陈述中特别强调了高分专项在精准扶贫范畴的使用示范作用,“高分遥感技能规模广、多时相,可继续观测。比方,全国扶贫微观数据的散布、扶贫区域经济作物栽培情况剖析、扶贫区域异地搬家情况剖析、扶贫前后作用比照剖析等一张张卫星图、一组组动态数据、一户户贫穷情况、一个个账本、一项项帮扶办法立体呈现在眼前”。在宗旨陈述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谷延锋以《空间信息服务龙江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开展》为题,向与会者介绍了我省卫星使用工业的立异开展。
论坛举办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还环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服务全球健康协作、亚太空间信息同享、科学技能减灾使用与协作等热点话题,深化沟通研讨。
论坛上,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共建《亚太多任务小卫星技能沟通与工程中心协议》。该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哈工大在小卫星方面的技能堆集和教师资源,促进亚太空间协作安排成员国在空间技能范畴的沟通协作,一起建立“天基丝绸之路”。